自古武当山“十道九医”,修道之人都知医理。道家仙道贵生的思想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源于气,要求为医者“审查病机,勿失气宜”,并把修练内丹的成就用于诊治疾病,从而形成了以防病养生为特色的道家医学体系,称之为道医。
道医理论主要包括“精、气、神理论”、“经络理论”、“脏腑理论”和丹道理论。道医的诊治始终不离“一阴一阳谓之道”范畴,把阴阳之气的“开”、“合”、“枢”的调节与和谐作为入手处。尊重人体自身的自治机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擎引之”。不时地调整机体气机,帮助其恢复自治的能力。
实际上,道医真正注重的不是治病,而是养生。养生就是对生命的滋养。道医的养生理论一方面是涉及导致人体出现疾病状况的原因、机制及其过程;另一方面是涉及消除导致人体疾病衰老死亡的原因,延缓和制止衰老死亡过程的方法及理论。其着眼点是正向的,是立足于人体内在的“精气神”及其在宇宙气运构架中的关系,对待疾病的态度只是作为生命动态的一种辩证加以考虑。
在现代医学中,疾病与人类是敌对抗争的关系。简单的疾病被治愈,然后就会产生困难的疾病。你治好一种疾病,另外一种就会进来,而且比第一个来的更复杂。你压制了第二个,第三个就会出现,而第三个就会更难对付,就这样继续下去。目前癌症是最难对付的,如果癌症被压制住了,那么更困难的疾病将会被生物体制造出来。
道医则认为:健康与疾病两者同是生命活力的显现。疾病是健康的特殊表现方式,是健康的一个特殊状态。生命通过疾病与人类对话,警示人体及时收回外溢的能量自我调适。并通过疾病使生命层次在进化中不断提升。所以,在道医的眼里没有病人,只有人的“气立”与“神机”的不同状态。因此从根本上避免走入人类对疾病“压迫越深反抗越剧”的怪圈。
道医还注重食疗,所谓“食其时,百骸理”。中国有句俗语:药补不如食补。道医善于运用食物的寒热温凉,汗清消补的食性进行调理,使人们在通过日常生活的饮食调节达到预防为主,自我保健,自然健康的良性状态。
道家在普渡众生的传道历程中,发展出门类齐全的医、药技术,以及丹道、太极拳等内家功法,对解除人们疾苦,提升生命层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健康养生事业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