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

太极拳推手的要领


  有人问题起九珠放松和沉肩坠肘的关系。其实,肩珠放松、润滑了,肩自然就会沉下来。如果一定要说外形上有什么要求的话,就说这么几条:

  1、手臂运动时,腋下要如加一个小气球(有也说加个馒头的),既有外撑,又有内包之意,当大臂与身体呈小于30度角时,小气球把大臂往外撑。当大臂与身体呈大于45度角时,小气球变小,带动大臂与身体减少角度。

太极

  2、肘部始终向外、向下运动,撑开小臂。大臂和小臂之间的角度要呈钝角,最低不得低于90度。

  3、手掌心要象有个气球,平常心掌放松,气球就贴在心掌心。发劲时,掌心变平,气球外吐。

  4、肩、肘、手相者的位置关系是:手高于肩(或平于肩),肩和手均高于肘。从头部往下看,则是肘始终于肩与手的外狐线上,决不可肩、手、肘处于一条垂直线上。太极拳推手的要领。

  学习杨式太极,要用正确的方法看待和认识内劲,千万不要把内劲与气功联系在一起,那样有害无益。

  实际上杨式太极训练得法,三年时间就可以出功夫了。以前有太极十年不门的说法,都是因为训练方法不当(有时候是师傅故意这么干的,不让学生轻易超过自已),学生常常不得要领,以致长功较慢造成的。站桩可以练一下,但没有你说的那么重要,练太极的,更不能站死桩,要站也应站活桩,否则你永远体会还到松活弹抖是怎么回事。

  初学太极的人,往往不知劲力要领,就以为有一种能量叫做内力,再加上小说的误导,就把所谓的内力和内气当回事了。许多教太极的人,自已根本就不懂太极是怎么回事,但为了骗人,就结合小说编了许多有关内力的玄空式理论,搞得别人云里雾里,让外行以为他很内行,其实这种人只有一接手,你就会发现他根本没功夫。

  从张三丰到王宗以及杨式的理论,根本就没有提出内力的概念,所指均为内劲,而且强调用意不用力,这是怎么回事呢?

太极拳内功

  首先,常常练推手的人就知道,只要你灵活圆转、富有弹性、全身协调,别人就很难推倒你,而此时你身上往往每块肌肉都是放松的,但并不是软的,因为全身关节保持高度繁感和润滑,只有一个关节受到外力作用,全身关节一同协调圆转,就可以形成弹性走化,而这时候身身上往往不会使出一点多余的力量,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但如果你身上此时有一块肌肉收紧(也就是别人说的用力了),就会导致僵硬抗劲、走化不灵。因此,灵活+弹性+协调就是内劲。古人只有不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抓住这种劲路主要靠体内的协调运转,所以取了个名字叫内劲。纵观古人太极之论,有关劲的描述都是指圆转、灵活,随曲就伸的意思。许多人练杨式,往往扔掉劲的本质,一味追求什么空啊、玄啊、气啊,这样练一辈子都出不了功夫。太极拳推手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