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

太极拳丹田呼吸法


  狐疑之人邻里绕,忘恩之人亲不靠。
  谁拿朽木把船造,谁帮盗贼磨屠刀。

  天下文章一大抄,伪书夺寿藏鬼笑。
  诱人陷阱轻得到,太过聪明无正道。



  武林怪象:是人是妖,在照妖镜面前,原形毕露,所以,对于照妖镜,都是避而不谈,一谈就完蛋!不负责任的书,不负责任的人,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热情洋溢,带人翻车,带人堕入无尽苦难!良师救人,庸师害人,智学辨妖,愚学踩雷,假大湿离不开遮羞布,意淫神功大行其道,走火入魔者与日俱增。作为一个纠偏者,喜忧参半!人人都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都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能炼精化气,踢裆就倒!说能炼气化神,心口、咽喉一打就倒!说能炼神还虚,太阳穴顶不弯红缨枪,依然虚空!大话谁也会说!真的测试都跑得一干二净!

  习练太极拳要求呼吸深长、细匀,纯任自然,不必去故意以呼吸配合动作。太极拳呼吸之道,主要是气沉丹田,鼓荡丹田内息,以与连绵不断之动作相应。因内息之鼓荡不停,亦自能抽动外面呼吸之气往来不缀,且深长细匀,如胶似漆。但我们并不去注意它,须让它自然出入,出则势开而放,入则势合而收,且身势开放收合到极点,或转换时,更往往与呼吸首尾相应。太极拳,太极拳丹田,太极拳气感。

太极

  详言之,如身势由合而开,气即随之由吸转呼,当开到极点时,则为一呼之尾,亦可能为一吸之首,当身势由开而合时,气即随之由呼转吸;当合到极点时,则为一吸之尾,亦可能为一呼之首。但有些姿势,亦可能有开反气息吸入,合反气息呼出,又还有一开之中,可能不止一呼,须加一吸,或须再加一呼。一合之中,可能不止一吸,须加一呼,或须再加一吸。

  总而言之,动作不断,呼吸亦不断,动与息应,息与动连,如是而已。若必固定某一动作配合吸,某一动作呼,则必机械呆板,恐非太极拳行气之道也。

  我们主张自然呼吸,练拳自然了,呼吸会去配合上。配合上了,一定会很自然。若专在配合上注意,反而配合不好,且往往容易练出毛病来。太极拳是气功,不错,但讲的是顺气、养气、自然之气,不是讲的努气、憋气、滞气、不自然之气。如一碗水,泼在地上,它自然地会往低处流一样,不要有主观的想水往哪里流,就往那里流,要顺其自然。太极拳是气功,更是自然之功。如主观地让水往哪里流,那就成了大不自然了。太极拳这种与动作自然配合的呼吸方法,是非常合乎生理要求的。这种自然呼吸而达到的气沉丹田的效果,能使太极拳的动作更加轻灵沉稳,松柔自然。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无数爱好者为之不断探索。现在,我们不必去看它外在的复杂轨迹,而是直接进入它的核心——腰隙命门处。

  腰胯相连处,是人体重心所在,是人体平衡的关键之处。人体重心在运动中只要不超过带脉一圈临界范围,人体就能保持本身的动态平衡。在对抗中的借力平衡是指受力运动中,自身超出了带脉一圈处于不稳定状态时,通过借对方一点点摩擦力而自身中线回到带脉一圈范围内,就如站在开动的公共汽车中稍稍扶一下稳固物自身就保持了平衡一样。

  腰隙与丹田如何统一呢?腰隙与丹田处于同一水平面,腰隙靠后,是先天气之本;丹田靠前,是后天气之本,统一的方法是腰隙为开,丹田为合。同时,随着脚下的前踩后蹬,腰胯瞬间拉开的一摇一抖,丹田如气球般一合一压一放,弹性十足,即可整体爆发。发劲时,劲则从脚下传来,经过各个关节的传递,一下子就从手上轻松发出,通体舒畅。下面介绍具体方法如下:

  一、腰轴正骨  腰胯的训练应围绕脊椎的横开入手,脊椎中心在腰椎,而腰椎生理弯曲不利于其作为主轴的轴承功能,试想围绕弯曲轴承旋转肯定是晃荡的。所以让腰椎正骨竖立就成了拳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腰轴正骨的特点
  1.能带动肩胯的顺利旋转。旋转才能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如陀螺下面的锥尖根本不能稳定重心,但一抽陀螺,旋转就平稳了。
  2.能让身体绕轴旋转,成八面支撑之势。单单是周身僵态掤架,是不能八面支撑的。
  3.可使肌肉松松地附在骨骼上,利于毛细血管的流通。如此,通过旋转离心力把心包血液顺利甩向四梢,减轻了心包的压力,这是最好的养生运动。
  4.能使其形圆,形圆则气顺。
  5.腰轴正后,化劲时,肩胯散开绕轴回旋;发劲时,肩胯聚合绕轴螺旋。可前后左右移动重心,作自主性平衡的调节。同时配合含胸拔背,身弓撑起,能使我们气沉丹田,下重上轻,势如不倒翁。

  训练方法
  腰椎正骨的好方法应是塌腰突肾,即让腰椎后搠以填平腰椎生理弯曲。在桩功的训练中,就有以塌腰突’肾为中心作六面膨胀的呼吸,即“腰骨呼吸一气泓”。

  正确的腰椎正直要领应是后背、后臀、后脚跟贴墙站桩,作腰椎正骨的六面呼吸。在此状态下,腰椎则会达到正骨为轴的要求。

  另外,“虚坐高凳法”也是调节腰椎生理弯曲的好方法。具体方法:坐在一略低于自己臀部的高凳上,似坐非坐,不要坐实,体重均匀放在两脚与臀部三点之间。此时就是处于松胯、塌腰、提小腹的状态,用手摸后腰处的弯曲是填平的。塌腰与松胯是配合着同时做到的。

  腰椎塌腰正骨后,接下来就是对开腰的训练。方法是通过“横开竖合”来达到开腰的目的。

  二、开腰训练  这里特别提到的是横开双腰肌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工作,人体体重下传与反向支撑力都集中在腰部,所以形成了人体腰椎的生理弯曲,这个生理弯曲是由于人体长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但太极内劲的上下传导,在此处就由于这个生理弯曲而使内动的上下通路断掉了,所以太极拳提出了塌腰、突肾的要领,即让腰椎拉开后拥、双。肾抽换突出,以此连通内劲上下传导,可以说塌腰、突肾是太极拳的一个核心秘密,但真正要做到塌腰突肾,就必须要有横开双腰肌的基本功架,否则双腰肌与腰椎长期堆积在一块的稳固生理结构,将阻碍拳功的进一步深入。

太极拳内功

  具体步骤
  1.收腮拔顶。凸鼓后颈两筋之间哑门穴,此是副交感神经之处。后脑两筋腾起,以颅颈部骨骼肌的左右、上下、前后的对立平衡,来带动横膈与纵膈的对立平衡。
  2.裹肘开肩。凸鼓腋下两窝,肘部劲向下、向侧、向前如盘中滚珠,以此带动脊椎两旁肌的横拉纵隔(横开),引起横隔下降(竖合)。
  3.扭根抽胯。凸鼓两膝窝、两腰窝。两腰之间为命门,是交感神经之处。两脚后跟对称向两侧旋辗,以此拉开双肾腰肌。引起以腰椎命门为重心的收放如“∞”循环的背丝扣开合,带动周身收放的“∞”循环的横开竖合。

  此法要求双后脚跟横开,由下至上、由内至外,进行开胯、开腰、开肩的运动,拉开脚踝关节韧带肌腱,拉开胯关节问的空间,拉开双腰肌腱,拉开肩关节的空间而使锁骨平展而放。功深时,脊椎两边的肌腱鼓起,脊椎骨凸出在两边肌腱之外。

  开腰是比开胯更深入的,也是更困难的运动,但又是最重要的要领之一,学者不可忽视之。通过横开脊椎两边肌腱,不仅锻炼了脊椎两边肌腱,而且把脊椎内在空间拉大,更有利于内在脊髓的神经传导功能,而脊髓的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属阳,兴奋的功能)与副交感神经(属阴,抑制的功能),是参与本能运动反应的神经系统。即运动反应直接由脊髓神经反馈而不通过大脑的思考,武术运动中一通过大脑思考后的反应就慢了一大拍,是视反应速度为生命的拳家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