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官网

胎息是中国古代重要养生文化


道家分外丹和内丹两派,外丹是体外炼丹,祖师爷是三清。
内丹道家是体内修炼内功,练的是丹田,祖师爷是张三丰。
由于张三丰是达摩门系之弟子,懂胎息法门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什么八仙胎息,彭祖胎息,都是查无此人的胡编乱造。
如果有八仙,彭祖,等胎息,秦始皇也不会去吃丹药被毒。
衣钵全真教道家胎息,无不供奉达摩祖师,由此可见出处。
古代传承分三六九等,胎息也有根枝叶,养生层次有差别。

胎息经

在道家的日常修行中,胎息是行气的一种,指模拟婴儿内呼吸的一种修炼方法。古人认为,胎儿通过脐带而禀受母气,以供其生长发育之需;母气在胎儿体内循环弥散,从脐带出入而起到吐故纳新作用。这就构成了胎儿的特殊呼吸代谢方式,即为“胎息”,也称之为“内呼吸””以与出生后口鼻之“外呼吸”方式相对。

胎息是服气的最高层次,修炼成功者可以返老还童,跳出生死局限之外。道家关于胎息的法诀很多,如“茅山贤者内气诀”、“胎息根旨要诀”、“胎息口诀”等。

但都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初学者都要以鼻引气而闭之,然后以口微吐气,使自己的耳朵听不到气随呼吸的出入之声,并以鸿毛置鼻口之间,鸿毛不动为效验。

根据前人的记载,最早运用胎息修炼的人当推彭祖。彭祖,姓钱名铿,上古顓顼帝的第三玄孙,轩辕帝的第八代传人。因他的封地在彭城,又被奉为养生家们的祖师爷,所以被称为彭祖。胎息,养生,古代养生,胎息是中国古代重要养生文化。

他是古代最著名的老寿星,相传他自尧帝起,历夏朝、商朝,活了八百多岁。据说他经常从早到晚闭气内息,然后揉擦眼睛,按摩身体,舔舐嘴唇,吞咽唾液,才站起身来。这里的内息就是胎息。

殷周以来,许多隐土都喜欢修炼胎息术。周穆王时有一个叫彭宗的道人,在太极真人杜冲的门下修炼胎息术。刚开始时,他能够三天三夜才呼吸一次,还能将自己在水中浸泡天一夜。

后来,他更能闭目僵卧,一年多时间一动不动,身上积满了像铜钱那么厚的灰尘。看见他的人都怀疑他是否已经死了,然而当他起身活动时,竟面色红润,精神焕发,能一口气清楚地朗诵两遍五千字的丹经,行动通常人一样,出入无异。

大约生活于周幽王(公元前78前77在位)时期的异人章震也经常闭气不呼吸。他只要一坐定,任别人怎么推举、屈伸他的身体,他都纹丝不动,一百天或数十天之后才起来。

汉代以来,胎息术被道家所吸收,成为重要的仙术,在道门中秘传。《汉武帝内传》中记载说有一个叫王真的人,会胎息辟谷之法,可以两百多天不吃不喝,然而脸色红润,力气比几个人加起来还要大。

唐宋年间,很多道士都学过胎息。唐太宗在位年间,庐陵道士萧灵护,遇到了一位高人,学得胎息术,遍访名山;唐睿宗时,鲁郡人唐若山会胎息术,因此常常被召入宫中;唐宣宗时,杭州盐官县有个道人名马湘,经常醉倒在湖州的一条溪里,有时在溪中躺好几天才上岸,可是他的衣服一点儿都没湿,原来他也会胎息术,可以浮在水面上。胎息,养生,古代养生,胎息是中国古代重要养生文化。

胎息经

胎息实际上就是仿效胎儿的呼吸方法。胎儿生机勃勃,却没有任何思虑,也没有精气的损耗,是道家修炼的理想境界,所以有“返婴还本”之说。道家认为,修炼胎息术,用后天之气接引先天之气,就可以达到“专气致柔”的胎儿境界,这便是胎息的理论依据。

现代医学认为,胎息通过呼吸锻炼和意念控制,使人体进入鼻息微微、若有若无的高度入静境界,类似于动物的冬眠状态。

达到这种境界时,人体的各部生理机能都将极大限度地减缓运用节奏,新陈代谢过程也将极度放慢,身体各部器官都能得到全面彻底的休息,其结果必将使人体生理机制得到调节,各部器官功能得到改善与增强,从而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胎息,养生,古代养生,胎息是中国古代重要养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