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人体腔之中有横隔膜一分体腔为胸腹两腔。心脏、肺脏存于胸腔以内,肝脾胃肠位于腹腔之中。然横隔膜为肌肉质,并向上穹窿,呈伞盖状。如横隔膜收缩,则减其穹窿之度而下降,胸腔之底部增深,胸腔之容积增大。此时肺脏藉自己之弹力向下膨胀,肺内之容量必大,则吸入之气体必多,吾人之呼吸量以增。因此,氧气之摄入量及碳气之排出量远大于寻常,于是促进血液之循环,而得良好之营养。武林秘籍,武林绝招,传武精华,武术内功。武林秘籍之武术内功修炼与实践。
因横隔膜之下降以压腹腔之内脏,内脏既受压迫则必压迫腹壁,腰腹诸肌肉群恐其凸出因之紧张而用力支撑,以保持内脏自然之位置。此时,内脏之压力遂向下面沉于小腹。在小腹上,此种压力所及之点,实合于重心之垂直线上,身体因之而安定平衡也无疑也。小腹即丹田也。然则所谓气沉丹田者,实为横隔膜之收缩作用,使气注于肺底,使力达于小腹也。又腹内之压力既增,则内脏中之血液必从腹内向四外分散以返于心脏而周流于全身。且腹腔内脏因互相挤压位置安定,当进退旋转之际,庶不至受若何震荡,则心神安定。至于腰腹肌肉用力而发达亦理之当然。气沉丹田之利益,概如上述,则横隔膜之收缩厥功甚伟。”读到此处,世上那些所谓的关于气沉丹田的理论,是真是伪,读者自然就明白了--原来气沉丹田是有生理指标的。
还有关于人们经常提到的“后发先至”的问题。韩师亦说得相当明白:
“反射作用。有时感觉器官所受之刺激,虽可藉知觉神经而传于脊髓,但并不报告于大脑,脊髓乃直接激动运动神经而达于肌肉,使其收缩,是谓之反射作用。因所受之刺激并不报告于脑髓,且此种动作又为脊髓直接所引起者,故反射作用实较随意作用更为敏速。在生活中反射运动于生命之存在甚关重要,须臾缺乏即有性命之忧。反射作用实为应付或避免极危迫事件之一种最敏捷运动也。如闪光忽映目前不知不觉眼睑自闭,针刺指端,未觉疼痛已退避三舍。在技击中后发先至之手法即为反射作用。所谓“拳打激神”者是也。譬如搏击中敌人之拳似粘我身,而实未到我身时,我无意中即行退避。避敌之实而蹈敌之虚,发毒手而制其命,非用激神不可。”话到此处,历史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后发先至”的问题已不必再论。武林秘籍,武林绝招,传武精华,武术内功。
似此等之论述,我想古今所有在人世留有文字的武术大家,没有一个人能与韩师的论述相比美。真可谓天机泄尽。
再次是韩师的语言优美。我认为在所有武术典籍中这是最为优美的文字。这倒不是本人有意推崇,而是文中有韩师的人格魅力所在。据保定韩师的门人所传,凡是受过韩师教授的人,无有对韩师之人品多有赞誉。韩师不仅是当时的武术大家,而且亦为诲人不倦的名师。笔者每于夜深人静之时,手捧一卷老人家的著作,细细品读,就好像与一位智者在灯下谈心,他的理论如春雨点点滴滴向心田渗透。读其文如见其人,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着韩师悲天悯人的博大襟怀,时至今日,他独到的见解依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辉。
附:原文《技击术与生理学之关系》
原著韩超群
言传拳勇,史详技击,国术之由来久矣。国术者,强健身心之捷径也,为我先哲特创刀枪之技能、方法途径,别具神妙。凡能之者,其矫捷灵变之姿态,解脱技击之神通,远非他邦所能企及。总理(编者注:即孙中山先生)曰:“无论个人、团体或国家,有自卫能力,方能生存。”是以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吾国称雄于环宇五千年,降及近世以国民忽视体育,缺乏训练遂失其竞争之自卫,国势日微,国境日蹙。乃有志之士奋臂疾呼,努力国术救国运动,上下响应,举国景(编者注:景为影的假借字从)。行见民族体魄日趋康健,自卫能力益有进境,国势转弱为强,可而立待也。
近以国术之提倡日亟,而国术科学文化之声浪日高,一般人以为使此术在国民体育上,占有坚固不拔之地位,应使受科学之考验,庶于推广乃能增大其效率。夫国术本身并无缺点,然传授不得其法,则弊害立见。
一.关于姿势方面
甲:头项。拳谱云:头要顶,项要钩,乃使头项正直之要诀也。练拳之时,头部不宜前倾,亦不许后仰,唯恐其前倾,故使项用力,若有向后钩住之意,非真向后钩也。唯恐其后仰,故头有向前顶住之意,非真向前顶也。盖以头部为全身之首脑,颅骨之中有脑髓存在。脑髓者,精神最高之府也,故头项之姿势如何,其影响于脑髓者甚大,彼摇头晃脑之弊端,皆由头不知顶,项不知钩所养成也。又颜面上部,两眼在焉,眼之视线要平,须看前手,上视与下视难见呆笨不灵,精神死板。如头正项直,两眼自能平视矣。按生理学言,头之所以前倾,因颈前部之肌肉过用力收缩所致。头之所以后仰,因颈后部之肌肉过用力所致。夫头颅骨本与第一颈椎相关(为一种杵臼关节)以其易为俯仰之运动,在练拳之时,因局部用力,头部不偏重前倾者(前倾者较多),必偏重于后仰。然欲使其既不前倾又不后仰,为平衡地置于颈椎之上,要非使颈前肌与颈后肌一齐收缩为相反的作用不可。此所谓肌肉之拮抗作用,即头顶项钩之意,极合于物理学上第一种杠杆作用之原理也。
然拳术上有所谓“左顾右盼”者,即头项之运动可以左右回转。考头部回转之原因,乃基于胸锁乳肌之伸缩作用。及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的枢轴关节,原夫第一颈椎仅有脊髓弧,并无椎体,令首便于低昂。而第二颈椎上方有一齿状突起嵌入第一颈椎,令首便于左右。胸锁乳突肌跨于颈前及侧面,起自胸骨与锁骨,止于颞骨及枕骨,当一侧作用时,能使头部回转。故左侧者收缩,则头左转,视线随而左,是为左顾。如右侧者收缩,则头右回,视线亦随之右,是为右盼。夫攻人之术,妙在指左打右,声前击后,务使虚实进退变化莫测。以此制敌,必操胜算。是以头颈回转之运用实刻不容缓也。
吾人内耳之三半规管,专司保护头部之位置,维持身体之均衡。因三半规管内之淋巴液当头部运动时,亦随之流动,而刺激管内感觉细胞。该细胞受刺激亦随流动之方向产生相同之感觉。故身体各种不当之姿势,必影响于头部。头部受此影响必反影响于身体。故人对于头部岂可不加意乎?
乙:躯干。“身法不可前栽后仰,左歪右斜”。此身体端正之姿势也。然练拳者每犯腆胸、凸腹、伛背、拱腰诸弊。凡物体之重心低降,且其垂直线在支持面之中心者,恒较安定。吾人平时全体之重心实在胸部,重心既高,稍受外力之撞击,极易跌蹶。练拳时架式一站,躯干端正,重心自能降低,身体无论进退转动必安稳自若。彼腆胸抽腹者,每使臀部掀起,胸廓前移,是以重心提高,气浮于上。如与敌角,跌蹶必然。至于凸其腹而伛其背者,皆足使体腔内脏或受重力之压迫,或变自然之位置,习之既久则遗害无穷。不可不慎也。
然欲达身体姿势端正之目的,须赖躯干上下前后左右之肌肉收缩,互相牵制以保持平匀,更须赖肌感与触神经纠正之。久之自能养成良好之习惯。夫躯干为全身之基础,腰腹为发力之枢纽,躯干端正,腰腹乃能充实,再使意力由脊背达于肩而下止于胯,由肩胯运至四肢,而达梢节,此所谓“拳打通臂之力”,又谓“肩摧肘,肘摧手,胯摧膝,膝摧足”者是也。拳术动作之目的,在谋全体肌肉一致之发达,故每动作,全体肌肉即同时为协和之伸缩,四肢百骸即同时为联络之运动,彼不正当及矫枉过正之姿势皆由专注意局部用力之所致也。
丙:腿足。腿与足为支持体重,并为移动位置之工具。故其姿势之确否大有考究之必要。形意拳中之步法,前脚之足尖向前,而后足跟应与前足尖在一直线上,更使后足尖向外,务与前足所引之直线成45--60度,则支持面成三角形。然后,屈膝关节,使成所谓鸡腿之形势。如此则重心必低,且由重心所引之垂直线落于支持面之中央,其为安定平衡,不易跌蹶也明矣。且此种步法因与自然之步相合,钻进反转极为灵便,拳术中名之为“行步”不亦宜乎?须注意之事即“合膝”、“裹胯”二则。在大腿上之缝匠肌,由大腿前之上外方跨于下内方,起自腓骨而附于胫骨之内侧结节。其收缩时可以内旋下腿,拳术中之所谓“合膝”即为两缝匠肌之作用。两膝若有相合之意胯亦自能裹住,足亦自能扣住。所谓“足扣”即两足内缘里扣之意,脚心有上提之势,庶乎趾能抓地,足乃穹窿,令足仍保持其弹力,俾为捷迅之动作,不易震动受伤,且进退亦显轻妙也。武林秘籍,武林绝招,传武精华,武术内功。
二.关于呼吸方面
甲:舌顶上颚。人之舌下有两奇穴,曰金津、玉液。是为分泌唾液之穴窍。人果能舌顶上颚,唾腺受舌之牵制,唾液分泌量必然增加。唾液乃人体之精微物质,为历代修道之人所重视,丹家名下咽唾液为“金液还丹”。人身得此“金液”之浇灌,行功日久,则衰返壮,老返童矣。且因舌之向上方运动,使喉门盖(即会厌软骨)开张,空气则自由出入于声门,呼吸气顺,胸内必感清快,无闷闭之虞矣。
乙:垂胸扣肩。练拳之时,若过分用力,两肩必然高耸,胸廊上提,则气力浮而重心高,有碍于身体之安定矣。欲去此弊,务使胸廓下垂,两肩下扣。然肩之扣也,不宜向前,前扣久则成伛偻之姿势;亦不宜过用力向下,过用力向下则压迫胸廓,令人呼吸不畅。二者均使肋骨活动失灵,胸围缩小,阻碍胸部之发达,且肺脏亦受其压迫,气之不舒,莫此为甚。吾人于此应知所警惕,是胸之下垂,肩之下扣,要取乎自然而已。
丙:气沉丹田。吾人体腔之中有横隔膜一分体腔为胸腹两腔。心脏、肺脏存于胸腔以内,肝脾胃肠位于腹腔之中。然横隔膜为肌肉质,并向上穹窿,呈伞盖状。如横隔膜收缩,则减其穹窿之度而下降,胸腔之底部增深,胸腔之容积增大。此时肺脏藉自己之弹力向下膨胀,肺内之容量必大,则吸入之气体必多,吾人之呼吸量以增。因此,氧气之摄入量及碳气之排出量远大于寻常,于是促进血液之循环,而得良好之营养。
因横隔膜之下降以压腹腔之内脏,内脏既受压迫则必压迫腹壁,腰腹诸肌肉群恐其凸出因之紧张而用力支撑,以保持内脏自然之位置。此时,内脏之压力遂向下面沉于小腹。在小腹上,此种压力所及之点,实合于重心之垂直线上,身体因之而安定平衡也无疑也。小腹即丹田也。然则所谓气沉丹田者,实为横隔膜之收缩作用,使气注于肺底,使力达于小腹也。又腹内之压力既增,则内脏中之血液必从腹内向四外分散以返于心脏而周流于全身。且腹腔内脏因互相挤压位置安定,当进退旋转之际,庶不至受若何震荡,则心神安定。至于腰腹肌肉用力而发达亦理之当然。气沉丹田之利益,概如上述,则横隔膜之收缩厥功甚伟。至于技击中之腹打(以腹打人)乃藉横隔膜收缩时所生腹脏压力之应用耳。
三.关于神经方面
甲:随意作用。凡分布于感觉器官之神经末梢受有刺激,于是感觉神经先将此种刺激传之于脊髓上,于是脑爰生知觉。脑髓乃发命令,传于脊髓,从运动神经面及于肌肉,使之收缩。此种运动乃受脑之命令而起者,谓之随意作用。在技击术中所谓“心意”即指脑髓所发之命令而言。吾人对于耳之所闻,目之所视及皮肤之所触,欲为相当之动作,加之适当之处理时,必须使脑髓所发命令,迅速传达,而肌肉之收缩乃能灵敏。所谓意动即一动浑身俱动,意止即一静浑身俱静者是也。然各种动作,如有适宜,有藉肌肉或关节之感觉传之大脑,而大脑即命令运动神经以纠正之。习拳时步法、手法及姿势,有赖于肌感觉及运动神经之纠正者甚多,拳术中所谓运气,其实是运力,所谓运力毋宁谓为运意。而所谓运意即藉运动神经,以传达大脑之命令使肌肉以为运动耳。武林秘籍,武林绝招,传武精华,武术内功。
乙:反射作用。有时感觉器官所受之刺激,虽可藉知觉神经而传于脊髓,但并不报告于大脑,脊髓乃直接激动运动神经而达于肌肉,使其收缩,是谓之反射作用。因所受之刺激并不报告于脑髓,且此种动作又为脊髓直接所引起者,故反射作用实较随意作用更为敏速。在生活中反射运动于生命之存在甚关重要,须臾缺乏即有性命之忧。反射作用实为应付或避免极危迫事件之一种最敏捷运动也。如闪光忽映目前不知不觉眼睑自闭,针刺指端,未觉疼痛已退避三舍。在技击中后发先至之手法即为反射作用。所谓“拳打激神”者是也。譬如搏击中敌人之拳似粘我身,而实未到我身时,我无意中即行退避。避敌之实而蹈敌之虚,发毒手而制其命,非用激神不可。
然技击术中,各种激神的作用(即反射作用)皆由渐习而成。凡随意之运动都能为反射作用,即纯粹之有意运动若反复久习之,即无庸意志之管辖。故初学时,关于各种姿势及动作,因出于勉强总觉艰苦,所费之精神既多,故脑力愈用而愈灵。不稍间断,努力锻炼,积久自化难为易,肌肉愈用而愈活,兴趣必日渐浓厚,终成反射作用,是为习惯成自然,而无所用其精神,脑力可赖以休养。拳谱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又云:“拳打激神,遍身是法。”斯之谓欤。
观于以上所论数端,则技击一道,实有生理学之根据。诚足以使姿势正确、体格健全、气力充实而心机灵敏。得自卫之能力,乃有奋斗之勇气;养浩然正气,乃有大无畏之精神。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制敌,何敌不摧?强种救国,实出于此。然所以能达到奥妙无穷之境地,而得最大之收获者,决非偶然。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吾人应知所适从而加勉矣。武林秘籍,武林绝招,传武精华,武术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