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

传统武术的养生之道


  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悠久历史,并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因此,传统武术才真正称得上养生运动。养生问题的深入研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西方产生了以体育为主流的体育养生方式,而在东方则形成了自我内练为主要特征的养生体系,武术就是这一体系中的重要精品。

  武术具有鲜明的运动特点,拳脚交错,刀剑纵横,但如认为武术只是一种体能意义上的形式表现,那是对武术的曲解。把人视为阴阳复合体,以拳械为符号,达到内心世界对自然的体悟与契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武术养生的最终目的是要超越一招一式的束缚,达到精神、形体的双重冶化,全面改善生理、心理的机能。这也正是武术养生有别于一般体力锻炼的重点之所在。

  一、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

  现代社会呼吁健康长寿,因此人们急切需要具有健身养生功能的体育运动,而中国的传统武术独具健身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传统武术养生强调“天人合一”,“内外合一”,认为人本身是一个小宇宙,应遵循宇宙的规律,让人体与宇宙达到共振,与自然融为一体,协调发展,人的个体本身也应该达到内在的心意思维与外在的表象动作协调一致;强调“调心练意”,“练意调神”一切肢体运动要与“心”、“意”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意识的作用,通过锻炼,达到身心俱健。此外,中国传统武术主张“松静自然”,“动静结合”。松,指精神与身体的放松;静,指心态和情绪的平静。传统武术强调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动为用,以静为养,动静适宜方能健康。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都要求动静适宜。

  二、传统武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养生术

  中华传统武术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因此,传统武术被称为养生术。传统武术不仅锻炼外在形态姿势,更讲内功的修炼。“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是各种流派都遵守的练功准则,各种功法和技法皆以意带动,形随心动,以形达意,形意合一,注重通过练功达到疏通经络,防止疾病,保健强身的目的。另外通过练习传统武术可达到精神、形体的双重冶化,全面改善生理、心理的机能。这也正是武术养生有别于一般体力锻炼的重点之所在。

  作为一种健身的运动形式,传统武术与其他运动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不受体质,地点,金钱,年龄等的限制。它比较自由,灵活,并且它的运动量,运动幅度,都可以由练习者自己来控制。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选择运动量大、较长的套路;身体素质一般的人可以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的、较短的套路,也可以从中选择一段或一节进行练习。另外,传统武术对外界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样是健身方式,乒乓球运动需要球台和球拍,羽毛球需要球拍和球网,打篮球需要篮筐和篮球,而传统武术则不需要任何器材,同样能够达到锻炼效果。除此之外,传统武术的练习没有年龄的限制,它是一项终身运动,每一个年龄段得人都可以练习。因此,许多武术专家认为,传统武术是适合任何人的最好的健身养生方法。

武术基本功
  三、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

  传统武术套路运动作为一种运动方法,能够增强和维护联系着的生理功能。另外,传统武术是一种整体运动,要求内外合一,所有动作都要求身体各部分以及内在精神的协调配合,这样身心各部分都得到了锻炼,从而全面提高或维护练习者的柔韧、反应、灵敏、协调、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调养其气血,改善内在机能。

  传统武术击技训练使人获得防身自卫的能力,以增加练习者的安全感,从而是练习者保持心态平静,精神放松,这样间接地起到了健身养生的作用。传统武术道德训练是一种使人心态平衡的修养方式,传统武术道德训练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降低人的欲望,解决期望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心理不平衡问题,保护人的身心健康。传统武术的练习,将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人生哲学连在一起,相互作用;把心态平衡、延年益寿和生活情趣融为一体,兼而得之,较好的把健身养生结合起来。健身和养生既一致,又不是同一个东西。现代生活讲究生活质量,即活的健康,在健康的基础上长寿,传统武术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健康和长寿。

  武术养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强度适宜、方法得当、安排合理”的运动有益健康,已被当今越来越多的练功者所认可、接受。然而,有些人同样运动适时定量,方式得法,但始终未得练功之益,反而被一些疾病缠身。追其原因,这多与练功运动后违背科学的做法有关。

  因此,练功运动后人们应注意到以下6个方面:

  1.忌蹲坐休息: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肌体疲劳,严重时产生重力休克。因此,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步行甩臂,并做一些放松、调整活动,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脏,以利还清“氧债”,加快恢复体能、消除疲劳。

  2.忌贪吃冷饮:运动往往使人大汗淋漓,随着大量水分的消耗,运动后总会有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觉,然而此时人体消化系统仍处在抑制状态,功能低下。若图一时凉快和解渴而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并诱发胃肠道疾病。

  3.忌立即吃饭:运动时,特别是激烈运动时,运动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它的影响下,管理内脏器官活动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加强了对消化系统活动的抑制。同时,在运动时,全身血液亦进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较集中地供应了运动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内各器官的供应相对减少。上述因素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它需要在运动结束20~30分钟后才能恢复。如果急忙吃饭,就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多种疾病。

  4.忌骤降体温:运动时肌体表面血管扩张,体温升高,毛孔舒张,排汗增多。倘若运动后立即走进冷气空调房间或在风口纳凉小憩,或图凉快用冷水冲头,均会使皮肤紧缩闭汗而引起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泻、哮喘等病症。

  5.忌吸烟:运动后吸烟,吸入肺内的空气混入大量的烟雾,一方面除减少含氧量,不利还清“氧债”,难以消除肌体疲劳;另一方面当人体吸入带雾空气,将影响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在运动后因供氧不足而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

  6.忌忽略放松整理活动:实践表明,放松性的整理活动不仅可使运动者的大脑皮层兴奋性及较快的心跳、呼吸频率,通过适宜的放松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呼吸节律放松操等恢复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而且,还有助于恢复肌肉的疲劳感,减轻酸胀不适,并可避免运动健身后头晕。传统武术的养生之道,养生之道,传统武术,武术,养生。

武术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