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

达摩心意把内功秘传绝技


达摩心意把内功秘传绝技

释家捶把十要诀云:其一曰,明三节。其二曰,齐四梢。其三曰,闭五行。其四曰,身法。其五曰,步法。其六曰,手足法。其七曰,上法进法。其八曰,顾开截追法。其九曰,三性调养。其十曰,筋法。

不难看出,捶把十法不是简单的经验堆积,而是一个完整有序的功法体系。其一是功法之基础,人体之框架。其二为筋血骨肉之四梢。其三乃内合五脏,外合五官,法相天地。此三法实为禅宗明心见性的修心之阶段。其四到其八是身体和四肢的有效利用和外部功法,阴阳虚实,进退开合尽含其中。此乃修身之阶段。其九和其十法是禅宗行意禅修的境界,通过身心的修炼行气人膜,易筋伐髓,实乃练意行气的大乘阶段。

心意六合拳

少林武学中的“心意把”对于少林僧人来说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无上功法,更是习武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国有三宝儒释道,少林三宝禅武医,人有三宝精气神。”所以少林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渐进功法。禅境空灵容天地,万物皆从虚中生。“心意把”经少林历代高僧千锤百炼,披沙沥金,扬弃累创,终炼成少林精髓文化。其十二大势象形人体十二大经脉,十二经脉也称为“正经”,十二大势也叫“母把”,每势都可再生很多势,层层深入,艺无止境。所以有“一把精到万把生,玄机妙法变为宗”之说。每一势都与内脏经络表里相合,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周而复始,如环无休。又相应天地十二节二十四气,因而少林有周身秘诀十二项和二十四字修炼秘诀等功法。天地人三才齐亦,心意气与空灵宇宙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往复循环,生生不息,内涵和外延无限。要求具备十年以上功底并素食独身佛性高深,这样的条件方可传授。少林素有“宁教十趟拳,不教一式把。练拳不练把,等于瞎胡打”之说。“心者,觉也,即心法。意者,禅也,即天地人心意气合一。把者,功也,即把握火候。把握自己,才能把握别人。”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功夫,即以意养气、理气、行气,使丹田之气与自然之气相贯通,行气入膜,在体内畅通无阻。直达精微末梢,洗筋伐髓,动显于外,点化千钧;静敛于内,祛病健身。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浑身无处不丹田:出拳不见拳。玄机妙法藏里边:浑身都是拳。起也打,落亦打,起落之间套上把,宁是神仙也挨打。心意把功成,已不能轻易与人动手,因动脚出拳,皆是无上内功,伤人于无形之中。武德不良之人是练不成“心意把”的,德高者功高,德才是少林功夫的最高境界。

通过这三个阶段可以明确看出,捶把十要诀是身心意合为一体的高深功法。少林功夫始终以禅为宗,统领武医,禅通武达医理明,辨经络明脏腑,集禅武医于一身方可修炼把法。

捶法是基础,把法是上层建筑。捶是方法,把是目的。捶和把是禅宗渐修和顿悟的关系。身心意即禅武医,三宝合一的结晶即心意把。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辩证统一,捶为规,把为矩,规矩成则百法备矣。

  《守洞尘技》,又名《守洞老技》,此谱源于道家《七部尘技》中的一技。在长期传授过程中,由于学者气质悟性不同,拳式有的也就不同,但拳理相同。我师陈合龙讲:“老师可以改拳式但不可以改拳理,所以承传几百年,我脉在盘拳练艺过程中,都以该谱为指导思想。”

  拳理不通,心中无数。劲意是指发力过程中的指导思想,针对动作的诸多劲力发放的需要,大脑有意识进行引导,让拳术中的动作在意念引导下完成,从而达到加强拳式威力的目的。心意拳的八字与五行十字要诀等方面在意念的统帅下,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意劲。意劲是纯粹的意念,现于肢体,是心意拳爆发力的来源,在拳术中占重要地位。心意拳讲内外三合,心意已动周身全动,手足齐到七星打人。心为意之体,意为心之用,心意拳盘拳时处处离不开意念活动。意念活动时时刻刻指导著心意拳的动作、盘艺和真劲发动。心意拳的心意指思维、想法也就是心理活动。心意拳的每式中都包含著丰富的意象,如果想全面了解,就必须将每一把的拳架进行长时间的揣摩分析,不是用几句话就能讲清楚的。而这些覆杂的意象中却有主线即心意拳的劲意总纲贯穿其中,抓住了主线,其它一切便容易理解和把握。

  我师传下十二把劲意,现注释如下:

一把劲意:恨天无把(塌天落)

原文:

  凝神意,拽天环;力碑塌,一瞬间;

  手落声,随意领;雷骤降,躲身难。

注释:

  此把意劲方向为由上而下故又称落劲。发力意象与苍天争气概,惟恨苍天无法装上把手。若有把手,此力一发定可把偌大的青天拽落于脚下。也可想像头顶有粗大横枝,我单手或双手攀附其上,猛然全身发力将巨枝拽断。发这把力时往往气以雷声相佐,轰然一声意到、气到、力到。鹰捉把、乌牛摆头、一头碎碑、鹞子栽膀等拳架,皆蕴此劲意。

  训练时,意领气,气催声,周身用力,折腰甩膀,势猛劲足,技击应用中神勇无比,使对手有霹雳击顶天塌而下之感。

二把劲意:恨地无环(地翻天)

原文:

  心头燃,发冲冠;内动随,似箭躜;

  力贯筋,梢拨起;灵心恨,地生环。

注释:

  此把劲意方向是由下而上为钻把之意,又称起把。它的发力意象是与地心争力,犹昔日楚霸王恨地无环,若有环可将大地一提而起抛于天际。横拳卷地风、提手钻拳、虎扑、冲天炮等势均含此劲意。以上二把为竖的力。此把意锻炼拳动钻打时的爆发力,我拳架从低就身,突然长身而起,单拳(双拳)紧握好如同大地有环我已抓紧一般,猛然发力,似要将大地扯起掷向空中。久习之威力非同小可,应敌而用时,使对手有突遭山崩地裂之感。要领为内动外随,气随声发,蹬腿展腰,周身齐运。

三把劲意:火烧身

原文:

  交贵意,火烧身;势崩翻,籍灵根;

  意动如,拳似炮;心合气,力通神。

注释:

  此把劲意为盘拳练艺时心胸虚灵,内不著力,外不露形,于无形中突然发动,四梢劲起,内动外随,有如肤著火星,梦中惊醒,滚油滴水,硬弓断弦一般,灵动无比,速猛异常。主练人的敏捷反应能力以及增强人应敌的灵敏度,交手时击其不意,趁其不备,全在敌人的意料之外。要以意领气,以气催声,声助拳威,动作在一瞬间完成。

四把劲意:一头碎碑、曲断中节

原文:

  抖擞神,两臂伸;擎碑过,顶千钧;

  凌空搠,神功显;土齐腰,四尺深。

注释:

  此把劲意曲断中节功法为身体直立,两手高举,意想两手将一块重千斤的石碑举过头顶,竭尽全力将它向地下搠去,把大石碑直插入土中一般。此把劲意主练人的中节劲,腰、胯、膝、肘弯部之劲。该部发力必须脆快而富有弹性,在发力的一瞬间如巨风卷大树,突然树从中折断一般。这一把劲力如压弹簧一样,是折叠力,此劲意是在练罩打的整劲与恨天无把有相同之处,不同处在于恨天无把打的是堕意,而曲断中节打的是甩意,两功对中节劲都要求很高。手领头,腰送力向下猛击,十字劲随意气而击,神勇无比。此劲意任何拳式中均有,是心意拳中不可缺少的一把劲意。中节劲如不利则根梢无法贯通,势必出现局部用力而发不出整劲,我派另有曲断中节之内劲练法,另外有一单把名叫一头碎碑。

五把劲意:拉锚断绳

原文:

  虎归窝,尾作头;臂尖打,艺难求;

  拉锚断,缆疾意;前后崩,神鬼愁。

注释:

  此把劲意之意像是向上拉起沉重的船锚时绳突然中断,我身失去重心,迅速向后跌出,这是一把前后的劲。两力相争,锚绳弓断故又称崩劲。我脉有一单把拉锚断绳,发力时意如身缠数道绳索,我身突然一震将绳全部崩断,拳往前走,背往后挣。此功灵动无比,速猛异常,用于对后偷袭之故,虽向后击打,但不移重心,却根稳势正,力不出尖,意体齐动。

六把劲意:翻弓断弦

原文:

  随应变,手足合;打折弓,死反活;

  肚里锤,崩炸意;秘诀全,背负锅。

注释:

  此把劲意之意象为力士强拉硬弓,满弓之弦,突然裂断,向两头翻去,弓背弹开伸直,快速异常,疾如闪电。功法要领松腰坐胯,突背凹腹,背部像一张紧弦变弓,发动时腰部突然送力。展腰放背,送拳时肘与足犹被绳索系住突然发力,手身足均向不同方向发力,而使绳索挣断,我之力由下由后向前反出。此把劲意在每拳每式中均有出现,远打穿心箭,近打反弓弦。心意门为短打拳,重在贴身短打,最擅长寸近短打,有打人如亲嘴之说。静如山岳,动则崩翻,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此功突发性极强,劲短力争,使敌防不胜防。

七把劲意:勒马停风

原文:

  勒马停,艺一把;马跌蹄,落崖刹;

  烈马勒,不向前;不出尖,人已翻。

注释:

  此把劲意有如一骑手骑一匹烈马冲上悬崖,在烈马要失前蹄落入悬崖的一瞬间,猛然将马勒住。情景壮烈惊险,激昂之态似乎已突破拳架之囿,而上升到精神鼓荡之境界。此意劲有向前撞之力,如同急刹车一般,练时有向前撞、向后向下的复合多方之力。

八把劲意:横开三簧锁

原文:

  巨锁悬,视等闲;强开硬,打意先;

  三节开,无遮拦;陡起神,威破险。

注释:

  此把劲意犹如面前有一把三簧巨锁(古代的一种有三道簧的巨锁,坚固无比),悬于门上,我欲破门而进,凝神聚气,硬打硬进,脚踩中门,手足齐到。要求心勇劲猛,倾全身之力合身撞击,用满力将锁一举击碎。有勇猛进击,快速果断,不留余力,全力以赴,无坚不摧,勇不可挡之气势。拳经云: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静如山岳,动则崩翻,绝不因对手高大而萎缩不前,要有浑身是胆,勇往直前的精神。我脉有一单把名横开三簧锁。

心意拳

九把劲意:迎面铁臂

原文:

  功胆壮,意逍遥;气充盈,贯四梢;

  近体搏,勿畏强;迎门踩,人难逃。

注释:

  此把劲意练时如同自己面前有一堵高大的墙壁,我周身力气急运,趋身上步,毫不犹豫和身扑击,意欲破墙而入,如同洪水决堤,浑身齐到,势不可挡。技击时不管对方多么高大,我视敌为蒿草般不堪一击。我心勇劲猛,无丝毫担忧畏缩,猛虎扑羊,意、气、力相合,七星开用,足踩中门夺人地位,浑身齐到,才为该把之劲意。

十把劲意:百枝上风摇

原文:

  顾打难,不露形;刚柔济,意从容;

  拳领化,随来势;借意纤,枝舞动。

注释:

  此把劲意为自己如同一棵大树,大风袭来,树枝随风自然摆动。技击中面对敌人的攻势,我心神不惊不慌,身手不乱,顺其来势或手身将敌化去。练时要求内意高度集中,两眼向前看要有神,静不见其动,相机而动,随高打高,随低打低,灵活多变,顾打不分,能体现出自己的反应能力及身之化劲之巧。

十一把劲意:怀抱顽石

原文:

  动静明,来望高;升起落,势如涛;

  扑勇似,攫食虎;敛卧灵,窥鼠猫。

注释:

  此把劲意意如我两手从地下抱起重千斤的巨石,闸住丹田,犹如弯弓到极点,弓弦将断未断之时,然后猛力外扔,意将巨石推出数丈开外,旋即飞身上前,复将石捧起扔出。此把劲意为锻炼内劲之法,而起劲路则著重于抖动,劲在左足,后撤于右足,开拢时足跖须出劲,惊地后收。同时抖身而起,肩、腰、胯、膝齐向左拧劲,才能抖动心劲,此为该把劲意之真传。常练此把劲意,能练出上下肢的配合,动作快速协调,力整劲足,下盘稳固有力,步伐轻灵疾快,两臂力大无比。技击时虽离敌丈远,忽然而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身形迅疾灵动,出手猛烈似火炮,令敌无所防备。要领为打要远、气要催、疾如风、快如箭、打倒人还嫌慢。

十二把劲意:雷声

原文:

  蛰龙起,迅电鸣;虎啸林,百兽惊;

  气意疾,雷贯耳;先声慑,胆助成。

注释:

  其要领为声随手发,手随声落,气自丹田生,以意领气,以气催声,随发噫声,声如速雷,响亮短粗,令敌有霹雳击顶之感。拳经云:“肺动阵雷声,四梢要齐才内内劲出,敌无不摧,敌未中拳心已惊,其意已乱手足无措,斗志全无与惊慌之中我疾步进身击敌。”久习此功能锻炼丹田内劲,气足宏亮,脏腑坚实,声助拳威,配合拳式发招时速猛有力,即可使拳技突增,又可练肺脏,调和气血,使心安息静,身体爽快,为我河南一脉所独有。

  需要说明,以上这些发力的意象均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是相互渗透或同时共存,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练时自己要以心神灵勇,劲整力猛、攻防有效、进退有法为宗,揣其理,度其情,融汇贯通,加之勤学苦练,勇于实战,持之以恒,自然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精华,得之无穷韵味。《守洞尘技》手抄本(安大庆于清道光十八年在长安为序)之“手后内五行”章节。一、搓把右式手后内五行 盘法: 此系坐盘之法。选择凳子一支,高约一尺(半),视人之高矮而稍 异。凳子高低以坐而膝高不愈大腿之水平高度为准。身坐凳上仅以左 臂(应为臀)靠前面,两大腿叠交叉将右腿曾于左腿上;右(应为左)足 屈膝决实,足尖上仰,两胯(腿)相向滚动,二肘尽量贴肋,左臂斜护于胸前,(左)掌心向上,五指张开带扣,掌心微涵;右手亦五指张开,掌根与 掌缘出劲,向左掌心搓去。注意搓去时右肩须顺势前拧,右肘贴肋,籍上 身下压之劲,右臂连肩带背和身一 气往下推搓;右腰内涵,当右掌根搓过左掌指尖时,两手一并右翻,右掌心向上,左掌适伏压在右胳后小臂 上,然后,右肩后拧,右腰与胸肋亦 由合而开,右掌随势用柔劲朝右后上方后抽,两掌轻擦而过,以右掌指尖抵着在腹(前)为止,于是翻转双 掌再挂把。如前述,如果是右掌一起 一落,上而为抽 手,下而为搓把,谓之一次。双目 注视双掌。呼吸之法:一抽为吸,一搓为呼;吸为 虚劲,呼为实 劲。头顶项竖,全 神贯注。
劲意:一抽 一推,形同拧绳(搓绳),故曰: “搓把”。为锻炼 内功之上乘手法,久炼能使丹田结 实如铁,而膊有惊人之力。唯初入门而拳术基础不力者不宜轻武,恐损内脏,欲益反损矣,应戒之。练时最 好择于黎明,将窗口打开,使室内空 气新鲜,解溲洗毕,宽衣解带,坐于凳上,全神贯注丹田。手臂身腰一气开合,丹田吃劲,如恰到好处,不然,徒尚于手臂动作,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初炼时,左右二式,可各搓30 把,往后逐渐增加,以左右各搓180 把共计360把为准,以合周天数。切忌空腹锻炼或便溺未清以致损伤内胜。锻炼时间最好日三、五遍,绝房 事,故收效其尤大,舍而求其次则补 当适度节欲,以保 养精神,益丹田功夫之增长端赖元神之培育得法,不 然外强中干,徒得 肢体之刚强与内 脏精神之健壮,究 鲜俾益也。例如树木偶遇狂风暴雨,靡不摧崩。老子曰:“身以手足为使,小之足以御敌 防身,大之足以强身抗病,是故延年 益寿之方,长生不老之作,舍之其属。拳经云:“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日宝,万两 黄金不与人。”先贤拳家告于后人,言简而意赅,奈何吾人每易忽视,因不能由此道也。虽柔必刚,虽弱必强,愿诸读者勉之。
用法:绝劲之弹发,含劲之运 动,须由搓把功夫导引而出,学者得之,极此苦练之重要性。实属心意六合拳之艺,一旦成功则丹田充实,即 能达到浑身苦练之重要性,即浑身 无处不有弹簧之佳境。到此境界,丹田犹如聚宝盆,是故效于克敌心动意随,拳足着人之身,化动为力,真 如摧枯拉朽,旁若无人。
二、搓把左式 盘法:如右式,唯左右易位而已。即放以左臂坐于凳上,而以左腿交加于右腿上,但以右掌为垫,左掌为抽、为搓;右腰旋开旋合;左肩前后将转,双目注视双掌,(再)转向右式盘法。(如此循环练习)守洞尘技》中的盘根内功极有特点,可以说是以道家内功为本又结合了传统的武家内功而成,因此其具有养生与技击并重的特色。其养生部分来源于傅山先生的道家内丹功,武家内功则直接源于姬隆峰先生的心意六合拳法。这两种功法传到戴龙邦父子手中后,戴氏又将其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说这种内功融合了几代宗师的心血,功法简易不繁而功效则恢宏博大。

  现就其几项内功功法内容加以分析。

  1、盘根释名: 《守洞尘技》“游艺因”中有两首专论盘根的诗,诗道:

  “盘根三步岂无因,配合分明天地人。

  要把此身高位置,先从本实精神。”

  “根株相带阵相因,盘结多端赖有人。

  猿臂封侯真可羡,千钧一举见其神。”

  由其诗可知,“盘根”并非如今流传在山西形意拳中之类似于八卦掌转圈的一种步法,而是一种内功的名称,其直接来源于傅山先生的道家内功。这种功法共分为天地人三步,但最重要的是“本实”之功,即谱中所谓底功,也即盘根之根字所指。民间俗语有所为'盘根问底'之言,即是真意。

  因此可知,所谓盘根者,身中精气始著,由根底之气海丹田盘旋于周身。其三步功夫分别为采气、行气、贯气,此功练成即内功有成,在丹道家可称为筑基功就,在拳术家则可谓周身真气贯通,已达内外如一、健养不二之境界。此功可以称之为拳道结合的显著代表。

  2 内功引气法

  目视鼻、鼻对脐,处处气行不可移。

  撤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

  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此功于拳道结合之法诀则直言不讳。

  3 内功周天法真诀

  紧撮谷道内要提,尾闾上起夹脊齐;

  玉枕难过目视顶,要下海底丹田基;

  往前又视雀桥路,十二时中降华池;

  镇住心猿与意马,丹田海底自然齐;

  一时快乐无穷尽,返本还原心自知;

  久炼自成金刚体,百病皆除如童子。

  此段则直述丹家小周天之法,其诗中丹家术语比比皆是,而与拳术家之技击则毫不相干,纯为戴氏将傅山先生之道法合盘借用于养生保健之途。

  4 心意拳调气法

  敛神化气炼灵根,元阳不泄养真精;

  丹田稳固如底柱,神技妙术脱凡尘。

  谱云: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泄保灵根,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此段论述为道家南宗中炼精化气之法诀,兼言盘根底功,由此而亦可见戴氏所收之道经法诀以南宗之保精惜命为主,以北宗之明心见性为辅,这与傅山先生道法之兼收并蓄、学兼南北之旨甚为相合。

  5 九转还阳练气法

  一、采气;二、周天运气;三、升阳;四、固精;五、展窍;六、还阳;七、聚气开关;八、贯气;九、洗髓。

  以上九步实即道家之筑基阶段,也可称之为“练精化气”阶段。后来形意拳家所谓易骨、易筋、洗髓乃是模仿丹道家之言,并不能真正达到洗髓之目的。其实心意拳家最后达到所谓“化劲”之境界,也仅仅是修成了丹道家的练精化气之筑基部分,离入道相差尚不可以道里计。但即便如此,也可以说是内家武学的一大成就,非其他单纯为习武者所能望其项背。戴氏父子得此奇功而均能寿享天年,戴龙邦寿89岁,戴二闾寿达92岁,戴良栋寿81岁,即使戴奎沾染毒瘾仍寿77岁,而独得心意拳内功之秘的山西形意拳家宋世荣、宋铁麟等也均寿达九十余岁(版主按:此处有错误,宋世荣先生享年79岁),这种现象绝非偶然,不以不说是武学中之奇迹,亦即拳道相合之结果也。

  以上功夫之修炼均体现于《守洞尘技》的内功修炼诸功法中,至于其拳法中则充分体现了道家的阴阳辩证学说,诸如开合、束展、虚实、吞吐、收放等,而以束展二字为代表。

  所谓束展即为丹田之开合也,心意六合拳中可以说无一处不讲束展,束展之诀贯穿于整套拳法之中。其代表动作则为内五行功中后步搓丹田之法,双掌互搓带动丹田之一开一合一束一展;其身法前进后退亦即丹田之一收一放;而其出手之劲诀身法之配合也不外乎此丹田之束展而已。

  综上所述,《守洞尘技》所载之心意拳法确为拳道相合之拳法,作者目的固有借道法以丰富拳法理论之意,同时亦可在武术界别开蹊径,另外又可借道法之健养功能而补充拳法之不足,可谓用心良苦;然而此仅为拳道相合而已,与武当派丹道武学之道武相融,武为道之基,道为武之果,并可由武入道者大不相同,但亦足以开创武林中一番新气象了。

心意六合拳长歌

  六合自古无双传,无穿奥妙在其间:

  若教狂徒无知汉,招灾惹祸保身难:

  鸡腿摇闪势当先,龙形括横紧相连:

  游蝶穿花蛇拔草,拱手含额猴蹲岩:

  鹞子入林斜展翅,燕子取水又钻天:

  饥鹰搜食来势猛,夜马奔槽渴难禁:

  太公料敌熊出洞,霸王观阵虎登山:

  象开取意宗十势,变化玄秘寓其间:

  顺步小裹十字裹,单把虎扑加窜拳:

  一头搠碑塌天意,迎门铁臂地翻天:

  上有乌云龙盘顶,下有趁脚刮地风:

  乌牛摆角二边掀,左右明拔当胸揣:

  小塌轻如鸿毛落,大劈重如泰山压:

  黄龙摆尾三斜式,对面相还炮括边:

  云遮日月天地暗,丹凤朝阳把翅展:

  龙形裹风横拳落,纵横十子回身拳:

  狸猫上树蛇梱身,猛虎摆尾中节断:

  开弓放箭无阻挡,宝剑出鞘莫遮拦:

  慢若郎当龙形膀,忧比追风赶月光:

  勒马听风三盘落,腾天拔地恨无环:

  虎践马奔谈何易,龙蛇缠身势更难:

  劲练踩扑裹朿决,艺在狠疾快利间:

  噫是打来吼为令,霹雳一声起丹田:

  内名守洞坐技艺,外呼心意六合拳:

  追源溯本尊武穆,姬师又将新谱传:

  戴李二师传河北,马师回族落河南:

  十二大形河北派,十大真形马师传:

  人比花开满树红,到老结果几个成:

  可叹先辈相传苦,今得农鉢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