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

气功与中医的关系


  在《素问》的八十一篇中,就有十几篇直接或间接地谈到有关气功方面的内容。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气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保健方法。气功与中医的关系,中医气功,气功治病的历史。

  气功,出自内功,内功出自洗髓经,洗髓经是经络之祖,洗髓经是百医之根。

洗髓功

  从中医发展史上看,我国历代医家对气功都很重视。不仅在著作中有对气功的论述,而且许多名医本人也是气功实践家。如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名著《金匮要略》一书中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这里所说的导引吐呐就是气功的一种方法。著名的五禽戏,相传就是汉代名医华佗所创,流传到今天仍被气功爱好者所喜爱。其后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南北朝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宋代《圣济总录》以及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都有气功方面的论述。在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说,在练某种静功的过程中能够觉察出人体的经络变化。气功,出自内功,内功出自洗髓经,洗髓经是经络之祖,洗髓经是百医之根。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和吴鞠通,都有气功的实践和论述。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专论气功的章节,并指出学医者应参以静坐。从以上提及的名医和论著与气功的关系,即可知气功养生学历史之悠久,又可见气功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气功与中医的关系,中医气功,气功治病的历史。

  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在理论上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创编功法和气功锻炼中也应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神等学说作指导;对气功锻炼产生的效应及气功作用机制等认识,到目前为止,也主要以中医理论来阐述。当然,由于自古以来,气功实践不只为医家独有,儒、道、佛、武等各家在各自不同的实践中,分别对气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也构成了气功理论的一部分。气功与中医的关系,中医气功,气功治病的历史。

洗髓功

  气功实践的结果也为中医学提供了新的内容,气功,出自内功,内功出自洗髓经,洗髓经是经络之祖,洗髓经是百医之根。

  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张景岳等分别对奇经八脉和丹田命门理论的系统阐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气功实践的基础上的。气功强调对意念的运用,是对中医调神理论和情志学说的补充和发展。掌握了气功心身同练的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气功作用机制的探讨,亦有益于对中医气化论、精气神理论和脏腑心理相关性等的深入认识。发掘整理气功与药物配合应用,气功针灸、气功按摩等传统治疗方法也可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新的治疗途径。气功与中医的关系,中医气功,气功治病的历史。
下一页:

健身气功

上一页:

气功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