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

武功易筋经的气与经络


血液循环的因果既然无法在西医理论中找到答案,我们就不得不去研究中医的气与经络。为什么这个因果关系还是得从中国人的老学问中去探索?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特别强调“气”,并且不只是在中医的范畴里说“气”,文化层次上也讲究“气”。一本谈“气”的书中曾提到中国的“气”有以下如此多种:

易筋经十二式

•化学方面,有氧、氢、氮、氯、氟、氰气等;

•人的行为方面,有勇气、义气、和气、力气、恶气、癖气、暴气等;

•生理方面,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精气、血气、神气、心气、肺气、肝气、胃气、脾气、肾气等;

•医学方面,有热气、寒气、燥气、湿气、虚气、实气、郁气、滞气、通气、脚气、疯气等;心理方面,有正气、豪气、邪气、怨气、怒气等;

•卫生方面,有空气、清气、浊气、香气、臭气、秽气、瘴气、废气、毒气。

“气”就是生理的功能

对“气”应该怎么解释?我们常说肝有肝的气、胃有胃的气、脾有脾的气、肾有肾的气,还有寒气等。念过生化的人就知道,消化脂肪的叫脂肪酶(lipase),消化蛋白质的叫蛋白酶 (protease)分解DNA的叫DNAase,这些“ase”的意思就是消化前面的东西,这是功能性的定义。

我们的老祖宗在定义“气”的时候也是采取功能性的定义。譬如说肝气就是增加肝功能的那个东西,肾气就是增加肾功能的那个东西。中国人是实用主义者,注重功能,而不深究机理,有用就好。但是在西方的循环研究上恰好就缺了这么一块血液循环功能性(气)的研究。

五味与五气:营养与功能

中国人把“气”看得有多重要呢?《内经》上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生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意思就是说,我们吃的东西又有气又有味。

中国人把“气”看的很大。所谓的气和味,味是属于物的本质,就像我们一定要吃像氨基酸、脂质、葡萄糖及各种营养素等营养物质,这是属于五味的部分。但是只有五味是不能让身体工作的。假如只要有五味就能让身体工作,岂不是把那些营养物质堆在一起就可以变成一个人?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得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要有气去运转,把所有的功能发挥出来。所以“气”可以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气”同时也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人‘尽’其才,物‘畅’其流”两个动词之义。

“味”则是从材料来看。人必须把所有的营养吃够,入口以后藏于肠胃,才能发挥功能。这也是为什么有一些出家人吃纯素,吃到后来身体坏掉。通常吃素的人至少要喝奶类饮品,所以释迦牟尼修炼成佛之前喝了羊奶才有活力静坐入涅磐。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23种,但植物中只有20种,纯素的食物里少了3种,所以纯吃素的人五味一定会少。因此,虽然和尚的“气”修得很好,还是有可能会生病。所以若要吃素的话,一定还要再吃蛋及发酵的东西。如果连蛋都不吃,至少也要喝牛奶、羊奶、味噌汤及豆类食品。这样再加上身体内的细菌,便能将缺乏的那三种氨基酸制造出来。因此,在治疗一些和尚等素食者的病的时候,可以请他们回去喝味噌汤、喝牛奶。那时候用治气的方法是无效的,要用治味的方式。营养不良的话,怎么练气也练不回来的。就像遗传性的疾病,无法用改善循环的方式治好,营养不足也是。例如维生素A不足会造成夜盲,天天练气还是会夜盲。

所以五气是五气、五味是五味,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与气有关,循环并不能治所有的病。遗传的病是没办法从气着手的,后天的病则我们较有把握治疗。因为人从胚胎开始直到发育出完整的生死能力,既然都可以顺利的成长,就表示基因上没有残缺,后来会生病,是因为功能无法发挥,后天的循环障碍所造成的。

举例来说,两个孪生兄弟,同卵细胞、基因相同,两位的生活也都很好,不可能营养不良。可是一位因为高血压而去世了。他生病时说过曾被棒球打到头,所以是受伤造成的,并不是遗传。这就是中医说的“外感邪气”,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病都是从内发生的,而是本来的功能被破坏。但是坏掉的时候却可以从“气”看出来,被破坏的时候是功能坏掉而物质都还在,就等于一辆汽车引擎等都在,不过活塞却运转在不对的轨道上。人的胃都还在,只是功能不对了,“气”就没了。了解这个道理就能从“气”判断病因。

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生理或病理的现象时,先要了解是遗传还是后天发生的?这胃病是营养不良还是胃气不足?以现在的生活而言,营养不良的病人应该不多。所以武侠片中黄飞鸿治病时开药如下:“鸡蛋半打、瘦肉半斤”,就是在治营养不良。也许有人会问:吃饭可以治病吗?我会说饭是天下良药,所有由肌饿而引起的病吃饭就会好了。我们现在强调的虽然是“气”,但并不是说五味缺乏就不会生病,只是处理“气”的病是我们的专长。要用己之长,不要用己之短。治五味不足的病,我们也不必开更奇怪的方子,就叫他回家补充营养就可以了。有了营养之后再观察还会不会生病,这才是我们所要看的“气”。

元、宗、营、卫四种气的生理意义

中国传统医学讲“气”的时候分得很细,主要有四种: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元气(又称肾气、原气)来自父母,是先天之气。命门者为元气(循环原动力)之所系,元气则运行于三焦。中医的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也就是头、躯干与下肢全身的合称),就是广义的循环系统。后天之气得之于饮食与自然界之清气,通过脾、肺、心等脏腑的作用,又转化为宗气、营气、卫气。宗气出于胸中,是饮食水谷所生化之气与吸入之新鲜空气结合而成,是一身之气运行、运输、分布的出发点,主管含有氧气的血循环。营气为宗气贯入血脉的营养之气,行于脉之中,又称阴气,主管血液中养分的运输。卫气是宗气宣发于脉外的气,又称阳气,行于脉处,散布全身,为防御外邪的抵抗力。

当我们肺功能不好时诊断上就叫“宗气”不足。中医理论中的元气,就是指命门之气,也称“中气”,走三焦包含整个循环系统。营气是营养,卫气是免疫能力。而“中气”不足则是指心脏的功能不佳。

中气——循环负载的系统表现

不过中气并不能简化为仅仅只是心脏功能。我们的整个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系统共振所构成,所以心脏功能足不足,要看负载有多大。就像电厂发电,所谓电力不足,主要是用户太多。假如用户少或大家都省电,也许就没有缺电的问题。所以治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重,问题只是减得了减不了。新的发电厂要不要盖?假如大家都不用电,那当然就不用盖了。但是要不要用电,还牵涉到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要不要经济成长?要不要再发展?当然身体的成长是有限的,跟经济成长的问题并不全然相同,不过,中气仍是全身循环系统性能好坏的指标。

我们若以现代科学眼光来看,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根据我们的研究,命门的“气”与冠状动脉有直接的关系。很多心脏萎缩或衰竭的病人,直接是命门受伤的结果。这是因为流到心脏的循环与命门的血液循环共振状况相关,所以当命门受到压迫、命门不松时,会直接影响到心脏。

以太极拳练功为例。练功第一个要求就是放松,松的意思是不要压紧,通常命门受伤或是歪掉,骨头的位置会不对。在命门部位应该要摸不到骨头,假如弯到骨头都突出来可以摸得到的话,对心脏的伤害是很大的。

经络的源起仍然是个谜

中医的文献像是《内经》,历史都有两千年以上。我们现在还没有将所有的经络研究透彻,虽然真正证明了经络的存在,也只做了几条经脉。我们现在做研究,是从古书上画出的结果来看经络的位置,而不需要一一去找。但是,古人是如何找到这360多个穴道和12条经络的?就像周期表中的100多个元索,也不是一下子跑出来的;50年前的周期表、40年前的周期表、20年前的周期表,都不一样,元素一定都比现在少。

又如所有的营养素如氨基酸、维生素等等,也都是逐一被发现的。同理,身上的经络穴道也应该是一个个地找出来的才对。但是我们在中国古籍中却看不到经络的研究过程,看不出哪个经络先被发现出来。

这是个考古的题目。每回遇到考古学家,我都很想问他们这个问题:“经络是如何找到的?是不是神农氏告诉我们的?”以前可能有很多像黄帝、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这样的智人,甚至更进化、更聪明的人种,只是后来混种或绝种了。目前在考古上有这样的观点,我们对中国文化也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我有些相信“上古有真人”这句话。有的说法是:黄帝、炎帝综其大成,而研发阶段在历史上则已经失传。

我们拿到的就像现在的内科医学等,已经是研究的结果了。外治经络内实五脏 中医比较强调外治,也就是从体表的经络上治病,而不强调针对脏腑的直接内治。

易筋经十二式

事实上外治比内治有效,吃药也大部是外治,也就是归经,而不需要开刀到内脏里面去割割补补的。外治经络、吃药归经就非常非常有效了。中医在理论的动作上很强调外治,强调身上经络穴道系统与内脏的关系,所以只讲心经、不讲心脏。中医所称的命门就是心脏的循环,在治疗心脏疾病时,如果命门有伤就要从命门下手。三焦或上、中、下焦事实上就是人体的所有血管。

在解剖学上,如果从经络系统及穴道系统来看元气,就是命门与三焦(由能量或气的观点);从循环系统来看元气的话,就是心脏跟循环(由血液或结构的观点)。所以中医说元气从心脏而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宗气就是血里面所含的氧气,是从肺去交换的。营气是脾胃运化的水谷,是经过肠胃消化的营养。卫气是卫在脉外、防御外敌,就是你的抵抗力,像是白血球、免疫球蛋白等等。而且古人也知道这些免疫物质都在脉外,是在你的血液及体液之中,而不是脉中,并且分布在腠里中、鼻腔、口腔等处,这些是卫气所在。从这里可看出,在那个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对循环及生理学的运用已有相当的了解。营气主要是在血里面输送的营养,红血球是送氧气的,应该算在宗气的范围,白血球是在卫气的范围,淋巴系统也属于卫气的范围,是在脉外,像淋巴结等都是在脉外。所谓脉外,就是我们在脉诊上看不到的部分。古人不特别重视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属于防御的功能。在古人的理论里面,我们只能看到脉能呈现的东西,像命门、心脏功能等。其他如肺功能、营养、抵抗力等,只能间接看到。

气就是一种“共振”

西方研究循环理论的学者认为,循环系统控制的是血液流量,而血是利用动能往前冲的。但事实上,血液循环中的动能只占总能量的2%,演化过程中会有这么没效率的设计吗?身上只有2%的动能可以利用来支持血液循环,剩下98%是位能。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去深究这些基本的问题,才能跳出西方循环理论的窠臼。

位能是血管壁上的弹性位能,如果认为弹性可以促进血液流动的话,就要能提出一个机制。现在西方学者所提出来惟一的机制就是流量理论,位能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事实上升主动脉180°的转弯就是为了将动能变成位能,并没有维持动能。要维持动能事实上是很难的,就像打棒球,球飞过来时你必须以两倍以上的力量才能把球打回去,而且无法保持与原来一样的速度。升主动脉并没有办法提供这个力量。所以它只是担任把心脏输出的动能转化成动脉血管上共振的位能——“气”而已。

气感与神经 中医理论中有一些所谓的“气感”效果的说法,例如“烧山火,透天凉”。像这类的变凉变热的机制为何?当人体循环从好变成不好的时候,其过程会有从痒、酸、痛变成麻、木的五个阶段,所谓的凉热只是在这些过程里面的另外两种感觉。在这五个状态里,当我们用针灸来调整循环的时候,人体部位就可能会从一个状态跑到另一个状态。这些麻痛痒是从何而来的?为什么会有麻、痛、痒的感觉?当然是从神经来的。

什么样的神经会让你痒?什么样的神经会让你痛?我们要这样去想问题,不能只是认为酸麻胀痛是针灸的针感。如此不可能找到问题的根本。我们所有的感觉都是从神经来的,但是神经为什么要给我们这种感觉?神经有没有感觉?我们必须要探讨这类问题。人的神经有大条的、有小条的,如α 、β、γ等由大到小的种类。

人一开始缺氧时,第一个不工作的神经一定是最小条的,因为要它维持它的细胞膜电位最困难,所以第一个不工作。接着越来越大条的神经才开始反应。等到痛、痒感觉都没有了,运动神经还是会工作,因为动作都是由大条神经在主管的。等到神经完全都不会动,那就严重了,表示连α神经纤维都无法动作了。在缺氧状态下,一定是小条的神经先开始失去功能。从这个角度去想,才能想到事情的根本,光考虑酸麻胀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至于中医针灸时能让穴道的感传上行或下走,是何原理?感传是你神经的感觉,而不是实际的现象。替如说我把手压着,过一会儿我的手就会开始发麻,这是为什么?这并不是因为压迫到神经,而是神经本身开始缺氧而没有功能作用了。所以当你麻的感觉在跑的时候,可能只是缺氧的状况在蔓延,跟我们所谓的“气”不一定有必然的关系。针灸有效的“气感'只是一种感觉到的现象。而且每个人的感觉不同。

通常循环功能越在边缘的人——也就是有点差又不太差的人——感觉最强。中医气功所讲的“得气”,是指人体对于能量在身体上的感觉,但不见得一定是酸、麻、胀、痛哪一种。

中医针灸所谓酸麻肿胀的感觉,每个人都不太一样。如果针对了,这些感觉应该循着经络走。至于说酸麻胀痛哪种感觉比较好,则没有定论,本身也没有意义。

比如说一个部位开始生病的时候,是有几个过程的,一开始有一点点痒,是缺氧的开始,再来会感到酸,缺氧更厉害了,再过来是痛,接着再恶化就麻,麻又比痛更严重,最后是木,则没有感觉了。有时医生治痛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将病人往麻木治,病人会以为治好了,但事实上是循环更差。

有一些病要治好是从麻木往回治,所以刚开始治的时候会痛得要命。这种情形就要先跟病人说明,会痛是因为缺氧的关系;神经突触的细胞膜电位要维持,可是缺氧的时候细胞膜的电位无法维持,会一直往下掉,最后细胞膜电位不能维持而根本没有了。所以一旦把血循环弄回来,第一个反应就是细胞膜电位立刻恢复正常,因此有很多地方本来是不会痛的,可是你越揉就会越痛。

因为神经的反应回来了——细胞膜电位回来了,回来后就开始有反应,有反应就会开始痛。痛觉本来是我们身上的一种防御功能。这也是德国人之所以喜欢在身上贴一块辣椒膏的缘故,哪里酸痛就贴在哪里。本来酸痛的地方不摸不会痛,因为已经感觉麻木了。可是一贴上辣椒膏,患部就会被刺激,血循环就会恢复。本来痛的目的就是要让血循环恢复,好像派出所所在地,是一种警告系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指示身体派兵遣将过来。如果我们连这种能力都没有,麻烦就大了。
下一页:

站桩

上一页:

内功易筋经五脏病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