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修炼基础
现在修炼易筋经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很多人都是抱着对这部上乘内功的景仰和满腔热情,草草看过几遍就开始习练,殊不知易筋经是一部微妙至极的上乘内功,姿势正确、呼吸得法、导引道路毫无流滞则有益无害,反之则有害无益,老夫子在书里最前部分就已经阐述了,“是书虽明白显然,一见既晓,而体势运动、气数缓急、导引道路、存想中和,究竟有难以言语形容者,得是书而未得其传,宜多寻道友,拜求明师,方有益无损”说的很明白了,最后还说“无口传心授而卤莽行之。恐有谷不化精,气不过节,神不守舍,以致创痍,痞块,痨疾丛生”可谓是把蛮练会出现的结果也表达的清晰明确,所以我认为初学者必须把一些基本概念搞清楚在练,否则舍本逐末最后把身体搞坏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练习之前先把概念搞清楚为好,下面是一些基础的概念;
什么叫握固?
什么叫阳掌?
什么叫阴掌?
什么是呼吸?
什么是吐纳?
何为三才通气?
什么叫平气一口?
导气左旋怎么导?
导气右旋怎么导?
什么叫起脚挂指?
什么是吸降呼升?
什么是吸下呼上?
什么是导气逆行?
什么是导气顺行?
什么是导气翻行?
什么是倒运河车?
什么是天河倒涌?
黄河逆流什么意思?
倒涌天梯什么意思?
什么是导气翻行逆升?
坐下气海是什么意思?
龙行虎奔是什么意思?
水火既济是什么意思?
握固的作用是什么??
呼吸和导引怎么配合?
起脚挂指的作用是什么?
的呼吸要注意什么?
呼吸和动作的配合怎么配合?
是动作配合呼吸还是呼吸配合动作?
尽力一撑的力度和身体状态怎么拿捏?
如果把这些问题回答上来,那也只能是初级水平,顶多是可以开始练了,也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后面所要下的功夫就是搞清楚这些问题答案的基础上,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只有这样才算是易筋洗髓的真正入门,否则只能是蛮练,即使不出什么毛病,但也难以见功而没有长进;
易筋经的三重修炼层次
第一层 通气
在修炼的第一层次,其主要修炼宗旨和传统功夫的次第一样,属于筑基阶段,也是入手练习的最关键一步,正所谓基础不稳,纵然成参天大厦也有倾覆的危险,所以在第一套图正身图里就直接加入三才通气十四式的修炼动作,开宗明义,入手就从运气还方入手,通过三才通气图的修炼让三焦通达,使五谷之精化气而升腾于天顶,将人身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中,不偏不倚,和而不流,达到通关分气的效果,这一修持层次属于炼精化气。
第二层 贯气
通过第一层次通关分气的锻炼,就进入第二层次的贯气部分,因为达摩祖师认为人一身之关窍,皆当以气灌之,有了第一部分的筑基修炼使气积蓄于丹田,盈满时自然就可以充达五脏肺腑,修炼无间更有进境,则气可以逐渐灌注于全身关窍,最终将上泥丸,下尾闾,中及四肢百骸无不玲珑通达,达到形与意合,意于气合,这一修持层次属于炼气化神。
第三层 归位
修炼到第三层的时候,自然水火既济,身体清升浊降、纵横上下,无不入和谐之妙境,这时候形与意与气高度和谐统一,达到了意之所至,气之所至的形神合一的境界,在修炼层次上自然就要把前两重修炼之气归蓄于上、中、下三田,也就先天一气各归其位,朔后天而先天,运气归元、功无间断练到至虚,最终达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方是形神俱妙,炼神还虚的绝妙境界;
这是易筋洗髓的三重修炼境界,但并非的最高境界,从古到今,至道均不着于文字,也就是人们说的“三口不传,六耳不闻”的口传心授,并非保守,而是到了至高境界之景象玄妙之极,除了需要修炼者的悟性之外,还有很多难以用语言表达准确彻底的东西,若一旦着于文字就很容易千家理解千家样,一失真传就落入旁门,于正道背道而驰,无益而有损也;
起功时,要调息定气,一志凝神。
行功时,要起脚挂指,离地乘空。
收功时,要清升浊降,关透脉通。
在练习功夫开始的时候,要把呼吸调匀使气处于安定舒缓的状态,导气令和;在意念上要以一念代万念,精神凝聚内收,心不外弛,。在行功的时候,要将脚后跟抬起来用脚趾抓地,离地升空;收功的时候要达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最终达到关透脉通的效果;
环拱立身直如松
脚根虎膝莫漏空
两耳垂肩鼻对胸
合眼平视一尺中
环拱者,含胸也,立身者,尾闾中正也,此句主要是说身体的姿态要正直,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只有姿态端正气才可以流通无阻滞;脚跟和膝盖要靠紧,不要漏空而留有缝隙;两耳垂肩则头可正,鼻对胸则顶可提,此说最是妙论,一句话就把关于头的姿势表述的明明白白;合眼者,微闭也,平视一尺中既眼光微内收,微着意于两眉心既可,眼光外放容易受视觉所及外界所影响,完全闭着眼睛又容易心中意念纷繁影响练功,所以似闭非闭斯为合式;
易筋经云:入手起功,漫用呼吸。未纳菁英,先吐浊积。一吐一纳,生新去余。可见在起功之前先行吐纳有助于吐故纳新,正身图前说明文字也对吐纳的作用描述的很清楚。“恐人过了一日,宿了一夜中,有起居不洁,饮食不精,致生浊气,故先以吐纳分之”,那么具体怎么吐纳呢?里并没有说的很清楚,现在我就将吐纳的操作方法简单说下:
第一步骤,舌抵上腭,微闭双唇,只用鼻来将清新空气徐徐吸入体内,一直吸入下腹,吸到不能在吸的时候,用口和鼻将气完全吐出,此步功夫是起到吐出上焦之浊气的作用。
第二步骤,舌抵上腭,微闭双唇,只用鼻来将清新空气徐徐吸入体内,一直吸入下腹,吸到不能在吸的时候,用口和鼻将气完全吐出,此步功夫是起到吐出中焦之浊气的作用。
第三步骤,舌抵上腭,微闭双唇,只用鼻来将清新空气徐徐吸入体内,一直吸入下腹,吸到不能在吸的时候,用口和鼻将气完全吐出,此步功夫是起到吐出下焦之浊气的作用。
以上吐纳功夫每次起功前至少练习一遍,三遍更佳,等到将重浊之气排尽,轻清之气就会自然布满全身,此为易筋经吐纳之绝妙法门,也属于口传部分,希望广大爱好易筋经的朋友多多体会。
易筋经微妙至极,虽然动作繁多,但编排皆有条不紊、步步加功、毫无流弊,只要勤加练习就会感受到的魅力,其实任何功夫对于习练者来说最终追求的还是结果,但结果是需要在循序渐进的习练过程中慢慢达到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所以很多人在练习过程中刚开始是充满信心,但最后都是对达到结果的过程太漫长或者太遥远而放弃,真正可惜的很,其实只要坚持练习,虽然达到最高阶段会因个人禀赋而有快有慢,但练功的征验却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我就把易筋经初级练习的几层征验简单阐述下,希望对大家有借鉴作用。
第一阶段:
通气
在易筋经练习到一到两周的时候,在起功或者行功过程中会有不停倒气的现象发生,这就是三才通气十四式这些动作起的作用,以一气贯三才,使三焦通达,所以有此征验,学者发生这样的现象不要惊慌,因为这是好现象。
第二阶段:
拍浊
在易筋经练习到第三周的时候,就会发生不停打屁的声音,打屁既有可能发生在收功后,也可以发生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打屁的次数明显增多,一天起码100-200多个,这是以一气贯三才后,人体产生明显清升浊降的现象,也属于非常好的现象,正所谓“雷鸣地震,清浊攸分”就是此意。
第三阶段:
腾筋
在易筋经练习到第五周左右的时候,肚子上会腾起两条筋来,手摸上去很像是两根肋骨的感觉,随着练习的深入这两条腾起的筋会越来越硬,这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这也是正常现象,属于积气到一定程度上产生的正常征验。
易筋经之炼气诀,容我仔细与君说。祖师留下壮身法,
子前午后君休错。定气凝神锁心猿,两手插抱跌足坐。
识得先天太极初,此处便是生身路。瞑目调息万缘空,
念念俱无归净土。气透通天彻地寒,无出无入一吸间。
海气滚滚浪千层,撞入北方坎水渡。河车逆运上昆仑,
白云朝顶生甘露。背后三关立刻开,金光射透生死户。
气走须弥顶上流,通天接引归神谷。水火升降此时求,
白虎锁入青龙窟。龙虑一会神气生,再运六六三十六。
三十六兮少人知,窍妙分明在坎离。颠倒配合妙通玄,
来似金刚去似绵。达摩留下修身药,上至泥丸下涌泉。
气至脐兮白鹤飞,倒像芦芽穿膝时。行往坐卧君须记,
精满神全气自回。神气足兮光不灭,又与诸家有分别。
有人识得此消息,硬如金石坚如铁。行行步步谨提防,
此是神仙真口诀。浑身锻炼如生铁,只此飞身到金阙。
易筋洗髓经玄妙微缈之极,动作编排上有条不紊,步步加功,其科学性固然显而易见,但就其修持层次上来说又有不同层次的进境和效验,下面就把的三重修持层次进行简要的披露,从而让同道按图索骥有个感性的认识;
“静”是指人进入身心合一的一种精神高度统一的状态,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最佳的练功状态,因为此时身与心得到完美统一,意到气到,所以可以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
可做到一个“静”字又何其难也,现代人忙碌于工作、生活、应酬等外务侵扰,想静下来就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所以就要借助一些外在的方法来让自己“静”,或者说达到和模拟近似“静”的那种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适应和习惯这中状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找到那样一种感觉,正所谓"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这就是“静”的感觉。下面我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数息法:既在练功中默数自己的呼吸,以一呼一吸为一次,可以数到上千次来帮助入静,此既道家经常说的:“以一念代万念”之法,行功深时,不假外力之助,可以将此一念也省略掉,达到空的境界。
闻音法:既通过长时间听某种声音来诱导心灵进入“静”的状态,如听空灵的音乐、时钟秒针的声音、滴水声等。
意守法:既所谓的守一之法,通过把练功者的意念集中到身体某一个部位来帮助排除纷扰进入“静”的状态,如意守丹田,需要指出的是意守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分着意,微微想着点就可以了,避免出偏。
还有很多帮助入静的方法就不一一赘述了,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体会来合理调节“静”的状态。
松
所谓松其实就是通过“松”来让练功者身心达到一种最符合自然状态的形式,这里所说的松既是指身体的松,也指思想上的松,因为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才更有利于血脉流注,更有利于身体的清升浊降。
柔
“引体另柔”是的一个重要要领,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柔并非软,千万别理解为是软的意思,要做到柔而不软,这种柔是由体内波及到体表的放松运动,因为如果在练习过程中不能做到松柔,就会产生拙力,使四肢百骸血脉产生阻滞而不能流通,《灵枢·官能篇》说:“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让肌肉松中有柔,就可以使经络通畅,气血畅达,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缓
在易筋经行功时,动作在松柔的基础上还要缓慢,在行功过程中,动作的舒缓既可以使肢体充分伸展又可以使肌肉减少紧张的程度,从而使气血运行顺畅。所以说缓也是易筋经的一个重要的行功要决,练习过程中要细心体察之。
止
止是指当每个动作做到位后,要保持一定的静止状态,具体停多长时间易筋经里有停三息、停一息等具体习练要领,因为在“止”的状态中更容易让身体达到静中有动,动静互根的良好状态,也更有利于肢体的充分伸展和自我调节,起到良好的的锻炼效果。
顺
所谓顺就是指动作要完全顺乎自然,不能有丝毫勉强,在动作的衔接上既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又要圆活自然,动作上的“和顺”可引导血脉畅通无碍,遵循自然可以使肢体得到松弛和解放,达到身心与自然的完美和谐。易筋经内功心法,易筋经入门,易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