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官网

易筋经的功效和作用



达摩洗髓经是内功正道,妖道洗髓功是外功邪道!内功养内,外功伤内!
第一害、中风:无论中西医,都讲究发散,外排!出汗时猛吸气,是为中风创造条件!善于偏瘫。
第二害、出偏:站桩盗汗,有外无内,灵魂无主,气血混乱,松静生阴,久阴生魔,气滞上头。
第三害、淤血:猛吸气,等于颅内拔罐,内部必然肿胀出血,淤血久而生成垃圾,堵脑堵经络。
第四害、耳鸣:猛吸气的后果是耳膜内陷,严重者耳膜破损,耳聋、耳鸣、头痛、异样感,不可逆转!
第五害、瘫痪:长期猛烈向前勾尾椎,对腰椎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如同碎石:一锤没事,千锤粉碎。
第六害、蛋瘤:揉捏勒吊拍打两球,久而肿大、变黑、增生、缠绕,神经麻坏,烂而不疼,癌变而割。
第七害、宫寒:石性寒,夹于宫,脱垂倾位,反进为拽,逆天而行,外伤难补,畸形难复,后悔莫及。

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重视意念、呼吸、动作的紧密结合,尤其重视意念的锻炼,活动中要求排除杂念,通过意识的专注,力求达到“动随意行,意随气行”,用意念调节肌肉、筋骨的紧张力(即指形体不动,而肌肉紧张的“暗使劲”)。
  其独特的“伸筋拔骨”运动形式,可使肌肉、筋骨在动势柔、缓、轻、慢的活动中,得到有意识的神、拉、收、伸,长期练功,会使肌肉、韧带富有弹性,收缩和舒张能力增强,从而使其营养得到改菩。同时,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五脏六腑调和,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当然,必须长期锻炼才能收到内则五脏敷华,外则肌肤润泽,容颜光彩,耳聪目明,老当益壮的功效。

  易筋经有平衡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畅气机的作用。通过身体充分伸展转动以达到“伸筋拔骨”,利于人体气血通畅,气机升降;通过脊柱的旋转俯仰,逐节牵引屈伸,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背俞穴,振奋阳气,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抗病康复能力;通过手足的屈伸开合,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增强肌肉力量,起到疏利关节、强筋健骨的作用;另外“鸣天鼓”、“拔耳”还有醒脑聪耳的功效。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方法可以纠正身体的不良姿态,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讲,经常练此功法,可以防止老年性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和加强全身的营养和吸收,对慢性疾病的恢复以及延缓衰老都有很大的益处。

  脊柱为轴,整体调节,易筋经锻炼的中心部位在于脊柱。整套功法练习,要求重心上下左右不断转换,并力求身体平衡,动作连贯相随。同时要求所有动作需通过一个中心来指挥,即脊柱。也就是说,要通过腰脊活动来带动四肢。

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前四势突出的是肩胛夹脊的内缩蓄劲,后四势则侧重腰胯命门的俯冲扭转与拔伸,劲力从躯干脊背向四肢末梢逐步传送,由里到外依次撑紧,运动过程似乎要克服某种阻力,从而四肢经脉筋骨得到充分的拔拉伸展。脊柱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同时由于脊柱两侧分布着支配肢体脏腑的全部神经根,因此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易筋经通过对脊柱的拉伸旋转,刺激疏通任、督两脉,从而起到了整体调节,牵一处而动全身的锻炼效果。

  强化脏俯,疏通经络,易筋经同传统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关系密切。比如第一势中的“三焦”是人体元气与水液疏布的通道,覆盖五脏六腑。这一势通过上托下落、对拉拔伸,有利于元气水液上下布散,发挥滋润濡养作用。第二势左右开弓,有利于抒发胸气,消除胸闷,并能疏理肝气,治疗胁痛。第四势中的五劳一般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伤害。

  养生理论认为“生病起于过用”,所以五劳七伤类似于现代人常说的亚健康。这一势扭头旋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可以消除亚健康。由此可以看出,易筋经的功法原理出自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是符合人体生理学原理的。

  天人合一,身心和谐,练功必须“遍身合总行之,要依次序,不可缺,不可乱”,这样“勤行无间断”,才能达到“身心和谐”的效果。易筋经整套动作的编排,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古典养生思想整体地贯穿其中。第一势为托天式,然后从上到下依次调理心肺、脾胃、肝胆、肾和泌尿生殖系统,最后以颠地式为结尾,充分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易筋经的功效和作用,练易筋经两年的感受,达摩易筋经内功心法。